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筑牢职业教育根基

发布时间:2025-01-14 阅读数:2324 来源:图书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筑牢职业教育根基
◎陈 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关键力量。 当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依然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要求,教师队伍与职业教育属性不匹配的问题尤其突出。 因此,必须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统筹规划,汇集多元力量,激发多元动力,形成有效合力,筑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强化制度供给,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有效的制度供给能够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提供规范性框架,确保效率、公平和秩序,并引导教师队伍发展的方向,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动力。 但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制度供给相较于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教师资格体系缺乏整体设计,教师和校长专业标准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多元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教师招聘、职称评定、教师考核等制度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标准不明确等。 要以凸显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导向,以助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围绕职业教育教师职前职后发展全过程,结合发展需求完善制度空白,并通过专项检查或政策评估等形式强化制度有效落实和运行,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劲动能。创新教师教育模式,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活力和动力。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 育”,其教师教育既具有“师范性”“学术性”特征,又呈现出强烈的“技术性”或“职业性”特征,具有天然的“跨界”属性。 构建开放的、多元协同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必须遵循这一属性。在教师教育主体上,除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优势外,还应鼓励高水平理工类院校积极参与到职教教师培养中来,并在培养过程中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多主体跨界协同育人路径;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结合地区经济产业和地域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针对性设计教师教育课程,探索培养培训新模式,推动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发展。推动校企人才交流,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行业经验。 在职业教育发展由“教育”转向“产教”的趋势下,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双师型”教师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打破校企壁垒,畅通校企人才交流渠道,加强校企双向互动,是建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 一方面要让职业教育教师“走进”企业或生产一线,通过企业实践、校企交流、合作发展 等形式促进教师实践能力不断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通过探索实施产业导师制度、完善兼职教师制度、设立工作室、实施专项计划等措施,“请进”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满足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2024-10-02